(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上善若水怎么解释?
首先,上善若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大意是:人的德行要想达到最高境界,就应该像水的品性一致,它润泽万物却不争名利。
这个成语出自《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话的含义,就是教育人如何做人的方法和途径,它告诉我们,做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润泽万物,但不与万物争高下,这种高尚的品格才是我们应该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水无色无味,至善至柔;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万物无争又滋润万物。这就是水的德行,万物因它而获利,而它不与万物争宠,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也不过如此。
上善若水,乐善好施,图奉献,不图回报,和为贵,谦如水,这就是古代圣贤所要达到完美境界。
道德高尚的人就像水一样的谦虚,他的心就像水一样的宁静,他的付出像水一样的不图回报,他的言行就像水一样的有诚信。
为政者也要有像水一样的品德,做事一就像水一样拥有广阔的胸襟,行动也能像水一样顺时顺势。
“上善若水”的含义,给了我们启示,明确告诉了我们在做人、做事、为政、为民上应达到的道德水准。
要学就要学习水这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学习水的这种润物细无声,不图回报的献身精神,做到像水一样拥有无私的包容万物的品德。只有做到这些了,你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上善若水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老子》第八章)。老子讲水,孙子也讲水。老子的“上善若水”,跟孙子的“兵形象水”是很不一样的。是貌合神离。
孙子讲的“兵道”,比如“兵形象水”(《孙子兵法•虚实》)。
什么叫“兵形象水”?就是说,用兵之道,形兵之法,就像水一样。
水,都是“就低不就高的”;
兵,也应该“吃软不吃硬”(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都是“地势怎么样就顺着它的模样流”;
兵,也应该“敌人咋样就咋样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水,并不一定非得怎么流;
仗,也不一定非得怎么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用兵打仗的最高境界,就应该像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又变幻莫测。
就算别人能看出一点名堂,那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总之,只要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那就是用兵如神(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就叫“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孙子兵法•虚实》)。
老子的意思是说,水,它对万事万物都有好处,却跟谁都不争,总是让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且让到了谁都看不起、瞧不上的最低级、最卑贱的地方(处众人之所恶)。
它就安安静静、与世无争地呆在那里,流向那里。结果呢?反倒最接近于“道”(故几于道)。
孙子讲的是用兵,老子讲的是做人。
孙子讲“水往低处流”,意思是“吃柿子拣软的捏”,专挑敌人虚弱的地方下手。就像水,哪儿低,哪儿有空隙,就往哪儿去。
老子强调的是做人需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就像水,怎么低姿态,就怎么做。
建议可以去看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或者《我山之石头》《中国智慧》系统的了解。对易学感兴趣可以加我微:2200580335
上善若水意思是什么?
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 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意思: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若水的准确意思?
上善若水准确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成语解释
1.上:遵从、顺应、符合道与德的事物,皆可称之为上。
2.善:《说文解字》:“善,吉也。”本义:吉祥。善,含有修治之义。例如:善时即指吉时;善祥即指吉祥、吉兆;善征即指吉兆;善日则为吉日。善风即指良好的风气;善言即指美言、益语。
3.“水”字义: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水与天德地气能量具有极佳的亲和性,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道家学说将水分类为有形有质之水和有质无形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