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活水源记,活水源记翻译

2025-10-11 21:49:40
一统千秋
5

《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的“尽”是什么意思?

尽:在《桃花源记》里解释为到了或走过。

  林尽水源全意是:往林子深处走到了水源尽头。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元大都城依托的水源从哪转向哪?

元大都城以高梁河水系为主要水源

元大都城址的选择以大宁离宫的一片湖泊为中心,依傍高梁河水系。今天北京所称的高梁河是指紫竹院附近向东流至高梁桥这一小段河流。历史上的高梁河水系却在元大都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说,元大都依托的高梁河水系包括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以及毗邻的上下游的河流。元代把北京城的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主要是为了取得足够的水源供应。这个转移是元大都城市建设大获成功的自然地理基础,以至于今天的北京人还在享受着它带来的恩泽。元大都新城址处于北京小平原上永定河洪冲积扇的脊部,比起金中都地势较高,既可减轻永定河泛滥冲决之威胁,还有利于排水。

桃花源记倒装句?

《桃花源记》中的倒装句:

1.

林尽水源。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于)水源”这个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这句话的意思是“(桃花)林在水源处到了尽头”或“(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2.

说如此。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如此”的意思是“像这样”,这里可以译作“如此这般”“这样这样”等,作状语后置,这句话的意思是“(渔

活水源记,活水源记翻译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如此”的意思是“像这样”,这里可以译作“如此这般”“这样这样”等,作状语后置,这句话的意思是“(渔人就)如此这般地(向太守)说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或“(渔人就向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