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意思是:
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也可这样解释:青山上到处埋着忠诚的白骨,既然已把生命献给了祖国,就不需要用马背着包裹着尸体还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明了战士要以四海为家,以祖国的荣誉而去壮丽牺牲,为了国家和荣誉至死不渝,整个身心都教给祖国,至于生死问题,即便是战死在他乡也不妨,可以说是对于祖国跑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种伟大志愿。主要表现了出征者即便面临为国捐躯的情形,也仍旧觉得死得其所,为国家奋不顾身,根本不考虑身后事的无畏与伟大。这两句话充分地体现着满腔报国之心的豪迈英雄气概。
如同这两句一样,表达热切、无畏的爱国之心的诗句还有,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谭嗣同在《狱中题壁》中写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马革裹尸的意思?
“马革裹尸”的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后引申成为国效忠。
这个典故出自东汉将军马援。马援说道:“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应该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然后被子孙用棺材敛尸埋葬。大丈夫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小练笔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意思为: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释义: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向东从此辞官策马奔赴天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诗句的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已亥杂诗之一》
-- 清·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拓展资料:
马革裹尸
【释义】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沙场。形容为国捐躯。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相关故事】马援是东汉初名将,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建立立下汉马功劳。被汉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一次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都洛阳,亲友们向他表示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但这次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但马援听了却皱着眉头对他说:“我以为先生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呢,没想到先生也同这些人一样随波逐流。”
孟翼听后不知如何回应。马援继续说到:“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7个郡的土地,而封地只有几百户。我的功劳比陆将军小得多,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奖赏大于我的功劳,我怎么能长久的保持这份荣耀呢?先生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吗?”
孟翼还是没有说话,马援便继续说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不断侵扰北方,我打算向朝廷请战,当个先锋,做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收尸,只需要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就行,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后身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感动,不仅真诚夸奖到:“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一个月后,匈奴和乌桓果然发起侵袭,马援主动请求出征,前去退敌。
后来武陵的少数民族率众发众叛乱。光武帝派去的兵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马援便请求前去,但他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光武帝觉得他年纪大不放心。但马援不甘心,就在光武帝面前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动作矫健,便派他前去。
但第二年,马援行军受阻,水急,船又难行,天气又炎热湿润,士兵多发生疾病死去。马援也病死军中。
他这一生也真应了他马革裹尸的壮志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