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探花是第几名_探花是第几名清朝
探花是第二还是第三?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榜眼”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终唐一代,没发现有这个称谓。
实际上,榜眼这一名称与状元、探花一样,都是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朝的新科进士在每年的春季放榜,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为“杏园宴”。
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
古代科举中,探花是第几名?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探花是全国第三名。
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
探花的来历:
古代科举完了之后,成绩下来要放榜,榜单上,状元的名字在榜单的最上边。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在状元下边左右位置。看上去就像榜单的两个眼睛,所以,第二名和第三名一同被称为榜眼。两个榜眼不好区分,怎么办呢?在唐朝,当科举考试完毕,那些举人们,会被皇帝赏赐骑马在长安城溜达一圈儿,而且这时长安城里张灯结彩,道路上铺满鲜花。所以有诗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就在此时,人们觉得第二名第三名不好区分,干脆就把第三名改叫探花了。
古代探花是第几名?
古代探花是第三名,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废除科举制度已有100多年,科举考试早已烟消云散;唯独作为科举终端产品的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
科举制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那第四名叫什么?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明清两代,进士经殿试后,按成绩高低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也就是第四名,但在明代,二三甲的第一名都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状元、榜眼、探花之称始于唐,传胪之称始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