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中华圣人吧-中华圣人吧百度贴吧
为什么说圣人出自东方?
因为五大圣人都出自地理学所定义的东方,所以有此一说。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出生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出生于中国。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出生于尼泊尔。中国和尼泊尔都属于地理学定义的远东。
耶老先生出生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穆老先生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都属于地理学定义的中东。
所以说圣人出自东方。
何为圣贤孔孟为何被称为圣人?
先说何为“圣贤”,儒家所说的“圣贤”,按照《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哀公问孔子,孔子的回答,圣贤是这样的人: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蜺,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
古之所谓圣贤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言足法于天下”,具有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的基本路径、基础原则和方向的人;一个就是“德配天”“若天之司”而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礼),给天下和黎民百姓带来爱和福祉(仁)的人。
圣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不仅本身是法于、达于天地大道,而且因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被人们以若天之司的广博之益来比喻其德。
到春秋之时,“礼崩乐坏”。孔子出,整理和删述三代之治的文献,并以道理的解说向天下进言,试图恢复三代之治的基本文化传统,使天下免除混乱、从而化成天下。孔子集成前代所有圣人的王道智慧,编订为儒学《五经》,华夏文明的根本经典。孔子自己不承认也事实上不是“圣王”,但他的道德、思想和知识的确已经达到圣人的高度,至少在具有“为万世立法”的意义上,孔子被后世遵为“圣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家,后人认为孟子的成就和地位仅次于孔子,所以把孟子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是以“仁” 为核心,提倡仁政,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真是圣人吗?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思想被人们所重视像和认同,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所以被称为圣人。庄子和韩非子都曾说孔子是圣人。至少战国未期,孔子是圣人的概念已经普遍流行了。孔子以仁信对待所有人的志向,显出他广大的胸怀。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志向和修养的目标,也可以作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具体要求。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他提倡"为政以德"教育百姓以"礼"治国,他创办了私学,主张"以教无类"就是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是人人的能接受教育,后来,他所创始的儒家学派,及儒家思想收到统治者的重视,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思想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五百年来文化的主流,他兴办私学,突破了官府的垄断,使更多的普通百姓受到了教育,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孔子是距今己两千五佰多年的中国儒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但说其中有“七十二贤”则应当是事实,孔子的教育活动确实是很成功的。
孔子被尊为圣人首先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之前中国是贵族教育,而他提倡的平民教育,有教无类。这种教育思想在古代直接解决了平民文盲的问题,至少与西方同时代相比,中国的识字率要高得多,这就是个了不起的壮举,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式教育,等等。
孔子的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等。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