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文变染乎世情,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啥意思

2025-03-30 11:55
新宾事件
19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什么意思?

意思说:文章的变化受到客观情势的影响,它的兴衰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

刘勰认为,诗文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文的发展和时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文章的变化受到客观情势的影响,它的兴衰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不同时代的诗文,有不同的面貌和特色。陶唐、有虞时代,由于“德盛化钧”、“政阜民暇”,所以出现了“心乐而声泰”的作品。汉末魏初,以及魏代汉,晋谋代魏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当权者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士大夫消极避世,崇尚清淡,造成玄学的兴起。到了东晋,清淡玄理之风更加盛行,“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坛遂逐渐为玄言诗所统治,写诗必定宣传老子的观点。



文变染乎世情,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啥意思

作赋像是给《庄子》加注一样,其代表诗人孙绰、许询等人的作品,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时期,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条件下,则产生了“雅好慷慨”、“梗概多气”的优秀作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揭示了诗文创作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刘勰文学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出自哪首诗?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出自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这句话的意思是:文学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情况,文坛的盛衰联系着时代的动态。  这一段的原文是: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释义:自西晋崇尚谈玄以来,到东晋更加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格。所以这时政治局面虽极艰难,但作品内容却很平淡空洞;吟诗不出《老子》的宗旨,作赋就像对《庄子》的发挥。可见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情况,文坛的盛衰联系着时代的动态;如果查清其来龙去脉,虽然历史长久,也是可以弄明白的。)  刘勰(约公元465——520),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一生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文变染乎世情的基本内涵?

意思是文学的变化会受到社会情况的影响,其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对文学发展的时代性特征的认识,在我国整个文学思想史中是一脉相承的。先秦的《礼记·乐记》在总结乐歌的历史变化情况时就说过:“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