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好色一代男
浮世绘代表作者?
17世纪后半,后世尊为“浮世絵の祖”的菱川师宣绘制了许多人气绘本及浮世草子,其中《见返り美人図》为其代表作。
在井原西鹤所撰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行)中,有一段关于浮世绘绘在有12根扇骨的折扇上的描述,是目前(2005年)已知的资料中最早出现浮世绘一词的文献。
“浮世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版画艺术品种之一(主要品种),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从其绘画素材看,70%以上内容是妓画(暂称为“美人画”)和伎画(暂称为“艺人画”),也就是说,作品主角是娼妓和艺伎,女性,裸体,性感美,色情是其标志性特征。用现代艺术眼光看,可算“人体绘画艺术”,但其中大量的性爱交媾题材尚不能与中国“春画”相提并论,缺少艺术性,技法拙劣,但对于欣赏性感美还是具有一些审美意义的。 浮世绘的艺术渊源,一来自绘画,师承了中国的“春画”,房中术绘画也;一来自文学,浸染了“浮世草子”(草子:小说),西鹤《好色一代女》《好色一代男》和近松《曾根崎情死》《情死天网岛》,是文学“浮世写”直接彰显,主题和题材无非色情和妓女(当然,文学价值与作品题材并非正比例关系)。因此,“浮世绘”是一个绘画艺术的专有名词,有其特定的内涵外延。近现代西方人体绘画艺术借鉴了日本“浮世绘”主题和技法,这是积极的方面,有着艺术审美的价值。
“浮世”一词,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
望文生义的理解“浮世绘”,想当然的以为就是关于尘世风俗的绘画,类似于中国《清明上河图》那种风俗画。再扩大到文学领域运用这个专有名词,泛化为关于尘世风俗的描写,则偏离约定俗成的语义越来越远,差不多等于是错别字了。搞绘画的人很难接受这样的定义,日本人当诧异一个日本词汇出口到中国以后居然发生了那么大的歧义。
1850年日本提出了什么?
元禄文化,指的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元禄时代(1688年 - 1707年),主要以京都・大坂(大阪)等关西地区为中心发展的文化,最主要的特色是庶民色彩浓厚。
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展现出以下类似文艺复兴的特点,比如对于古典文化的重视(主张直接学习孔孟经典、追溯先秦儒学,恢复被后续者歪曲了的古代精神)、提倡人文精神(庶民文化大量出现,“人形净琉璃”(木偶说唱戏)、 “歌舞伎”(舞蹈戏剧)、工艺美术(浮世绘,木版画)等,甚至《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世间胸算用》等大胆描绘人们对物欲和性欲的追求的平民小说大量出现)、自然科学发展(古医学、算学以及从荷兰引进的西洋科学兴盛)、自然哲学(无神论,重商主义)等,这种社会风气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相似。
moma是谁声优?
矢崎広,1987年7月10日出生,日本声优、演员、主持人。主要作品有动画《我们的存在》《英雄时代》音乐剧《薄樱鬼》《泽西男孩》舞台《麦克白》《赝作·好色一代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