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啥意思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什么意思?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是: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却限制百姓连正当活动也不能进行。
这句话出自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五,节选内容如下: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扩展知识:
《老学庵笔记》是南宋陆游创作的一部笔记,内容多是作者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以流畅的笔调书写出来,因此不但内容真实丰富,而且兴趣盎然,是宋人笔记丛中的佼佼者。
《老学庵笔记》是以其镜湖岸边的“老学庵”书斋得名的,书斋的命名乃“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此书是放翁晚年作品。它记载了大量的遗闻故实, 风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许多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等。 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所录多属本人或亲友见闻,二是特别关心时亊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议论褒贬。
清代文学家李慈铭认为该书 “杂述掌故,间考旧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称之为“亦说部之杰出也。”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官的可以用火,不允许老百姓点灯,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什么句子?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故事说,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太守,有一个毛病,特别忌讳别人说他的名字,当然更不许写。因此,整个州的人都把田登的“登”字读成“火”字,写的时候也写成“火”字。
每年到了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晚上人们可以自由往来,通夜点灯。可是官吏们却在张贴的告示上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应该写作“灯”的也改成了“火”,原来是为了避讳太守大人的尊讳,“登”和“灯”是谐音。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成语吗?
是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汉语成语。指专制统治者自己为所欲为,不许百姓有丝毫自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田登 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后因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