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中越战争原因_中越战争原因是什么
86年中越战争怎么回事?
政治需要,一场没有失败者和胜利者的战争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战略目的?
谢邀我来回答此问题。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战略目的是有的。这次意义是很大的。一方面打断越南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打破苏越同盟对抗中国的美梦,另一方面开始打开国门与西方发达国家深度接触。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展示决心。
中越战争为什么要一直退让?
当时的战略目的就是教训下人家,既然达到了就应该适可而止,没必要将这影响扩大化。
再者当时我国一直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战争只会消耗太多的精力。
这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件好事情,在当时的情形下,领导人认清了主次任务,所以在当时作出了撤军的命令。可以说在当时十分正确的,我军没必要陷在人家战争的泥潭中,应该全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1979中越战争史料?
谅山省,是越南北部和我国广西南部接壤的一个边境省份。该省的北部地区,与广西凭祥市、宁明县毗邻。其省会谅山市,位于我国友谊关东南18公里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越南北部的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河内的门户,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谅山方向是越军的主要战略战役方向。
因此,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之前,越军在谅山省北部地区部署主力部队第3师和第338师结合地方部队设防,总兵力为20000余人(不含民军);战中又抽调第327师、第337师和北太省197团部分兵力增援,从而使该地区总兵力达到近40000人(不含民军),是1979年越军兵力最为雄厚的一个作战方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为了夺取谅山市、歼灭越军第3师、第338师及其地方部队,在战役第一阶段投入55军和43军(欠129师),共5个师;在战役第二阶段,投入战役预备队54军161师和50军148师。战至3月4日,完全占领了整个谅山市区,并控制了市区以南各个要点,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战略态势,从而圆满完成了广西方向自卫还击作战任务。
那么,在越军官方战史中,是怎么表述谅山战场作战情况的呢?《北部边界保卫战大事记》(越南军事历史院1980.01)中有这样的记录:
同登方向。1979年2月17日上午,战斗在同登镇(距离谅山市14公里)、探垄三叉路口(距离谅山市7公里)一带打得非常激烈,双方在友谊关口岸、402 高地、探某、法国炮台、339高地,以及同登火车站、州景、坤郎等地进行反复争夺。
长定方向。越军第199团、长定第6营、普马公安屯和堆更、知方、国庆等村寨民军在普马、普本、龙色、靠梅、本当等阵地,对中国军队的进攻进行节节阻击,并疏散了1万多名老百姓。2月25日,中国军队占领了七溪镇。
禄平方向。越军第123团、禄平第9营、支马公安屯及秀觅、安快等地民军在540高地、468高地、 支马、 班听、班兰、412高地、481高地、402 高地组织防御并实施反击,一度迫使对方在母山以南进行收缩,但总体上收效不大。2月28日,中国军队占领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