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故事儿童版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11篇?
关于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 11 篇:
1.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 16 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2.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往下攀爬。突然,你杰克大叔失手了,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我急中生智,一把抓住了你杰克大叔的腰带,这才没有让他摔下去。
3.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4. 因为当年的校长认为爱因斯坦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是个笨学生。然而,经过艰苦的努力,爱因斯坦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5. 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可是他却不喜欢参加。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
6. 当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科学院读书时,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有一天,一场大雪让他在路上耽误了很久,他担心赶不上上课,于是在路旁找了一个木头架子,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慢!爱因斯坦。
7.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课堂上做练习时,被老师发现他在纸条上画了一些奇怪的图形。老师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他在思考一个问题。老师很生气,认为他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于是批评了他。
8. 爱因斯坦在成名后,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有一次,他在一个宴会上被邀请发表演讲,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走到一个分叉路口,他看到一只鸟儿在枝头上唱歌,于是跟着鸟儿飞向一个方向,最终找到了出路。
9. 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一次,他在研究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出解法。于是,他放下笔,拿起小提琴开始演奏。演奏了一会儿,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解法,于是兴奋地拿起笔开始计算。
10. 爱因斯坦在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形象化的方法。有一次,他为了解释相对论,用了一个比喻:一个人坐在火车上,看到路边的电线杆一根根地飞驰而过,而另一个人站在路边,看到电线杆静止不动。对于这两个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感受是不同的。
11. 爱因斯坦在晚年时,仍然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他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科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然关心着人类的命运和科学的发展。
这些励志故事展示了爱因斯坦的勤奋、毅力和对科学的热爱,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爱因斯坦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句著名的谚语,也是许多人成就伟大事业的座右铭。而这句话的来源,据说就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关。
传说中,爱因斯坦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时,老师给他分了一份练习题。这道题很难,让许多学生束手无策。但是,爱因斯坦没有放弃。他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独立解出了这道难题。老师看到他解题的过程和结果,非常惊讶和赞赏,便对他说:“有志者事竟成。”
这句话激励了爱因斯坦,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他在后来的人生中,不断地接受挑战,勇于探索,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证实,但这句话的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不断努力,最终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爱因斯坦的数学故事?
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躺在床上。他的一位朋友去看他,顺便出个题目给他消遣,那道算题是2974×2926=?不料他刚说出口,爱因斯坦就算好了。
原来后者注意到74与36之和刚巧是100,因此可以利用一种速算法:29×30=87074×2=(50+24)(50—24)=1924把1924附在870之后,便得到了最后的答数8701924.
爱因斯坦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一)爱因斯坦的名言名句
• 求学如值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
• 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 人生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心和专心。
•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 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
• 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 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 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 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 我承认自己的结论有九十九次是错误的。
•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
• 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 什么是成功的秘决: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我从不去想未来,因为它来得已经够快的了。
• 只有利他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人生中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
•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
• 书读得太多,而脑筋用得太少的人,都会落入懒得思考的习惯。
•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 很少人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和用自己的心去感觉的。
•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 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财富绝不能使人类进步。
• 桌面不整洁的人一定很聪明。
• 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
• 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
• 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 需知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
• 方程式对我更重要,因为政治只看眼前,而方程式是永恒的。
• 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
•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想象远比知识重要,知识有涯,而想象能环保整个世界。
•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 科学没有宗教是瘸子,宗教没有科学是瞎子。
•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 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其所含能量的度量单位。
• 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应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耐性和恒心总会得到酬劳的。
(二)爱因斯坦的故事
1、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2、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3、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4、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
5、“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6、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这多么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
爱因斯坦沉迷于工作而把自己忘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地拿起了听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回家时,却又忘记了自己家的地址。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扩展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 。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Person of the Century)”。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