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老复员军人_老复员军人指哪些人
什么是复员军人?
复员军人:是指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的退出现役条件,本人自愿作为复员安置,以及有严重错误丧失干部条件不宜作转业安排,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军官和文职干部。通常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
什么是在乡复员、退伍军人?
在乡老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实行义务兵制度以前参军入伍的,具体是指1954年10月31日实行义务兵制度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到农村不享受其它任何优抚抚恤待遇的人员。
退伍,退役和复员有什么区别吗?
军人服役期满就得离开部队,不过社会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退役",另一种是"退伍"。到底这两种说法的意义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会说不一样,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明显不同的两个字肯定含义就不同,并且称士兵离开军队叫退伍,而军官离开军队叫退役;有些人感觉模棱两可,一方面从按词义来理解其实真没啥不同的,另一方面网上又充斥着大量的不同见解的文章,尤其从离开军队后的待遇来说事,因此认为多少都会有些区别。这种常识上的疑惑确实有必要尽快厘清的,毕竟这关乎社会与军队的稳定。
"退伍"与"退役"这两个词并非泊来语,中国自古代就有,比如有行伍、服役等说法。既然是本国的词汇那就必须从汉语的角度去理解了。"伍"字明显是军队的意思,而"役"就相当丰富了,古代分为工役、兵役等多种内容,总的来说是为官方服务的都可以称为"役",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到"退役"就有包括了"退伍"的意思。如今之所以出现退役与退伍这两个概念,那主要是语言多样性的原因,同一件事其实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退伍"是偏口语化的词,而"退役"而显得正式多了,是官方与书面化的词。
我国军事法律条例中就有相关的规定,例如《服役条例》上面清清楚楚写明"退役士兵"就是"退出现役的士兵和士官",而"退役军官"就是"退出现役的军官"。这里面有两重含义,第一表明了无论士兵还是军官退出现役就叫退役军人,第二无论义务兵还是志愿兵都包括在这个范畴之内。
因此非要比较所谓的"退伍"或"退役"就是钻字眼上的牛角尖了;另外,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管理的"退役军人"包括了士兵以及军官,这也说明了退出现役的士兵与军官都是"退役"性质,两种身份并无差别,区别仅在于各自的待遇。最后一点证据,所有正常退出现役的军人回到地方后,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会在兵役状态栏打印上:"巳退出现役",并无"退伍"两字。
根据退役军人管理事务部统计数据,我国的退役军人如今有5700多万,而每年以几十万的速度在递增。如果这些数字仅仅指的是军官与志愿兵,那绝对就是瞎扯了。正所谓流言止于智者,硬要将这两个词区分开来是不负责任的,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退役军人为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捍卫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利益,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而不是凭着自己的臆想去创造新的解释,树立不存在的官兵矛盾。为了维护我国的退役军人利益,2018年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推进了《退役保障法》的立法,以便在日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完善的政策制度。
军人复员是什么意思?
指军人因服役期满或战争结束而解除军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志愿兵和部分干部退出现役,回参军地区参加生产或工作。这类退出现役的军人称复员军人。
复员前,由军队负责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训练;离队时,办理复员手续,发给生产资助金和复员证。
复员军人回参军地区后,由地方政府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