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雷击次数)雷击次数a代表什么意思
年预计雷击次数如何计算,求公式?
1. 年预计雷击次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雷击次数 = 雷电密度 × 雷暴天数 × 雷暴持续时间2. 雷击次数的计算需要考虑雷电密度、雷暴天数和雷暴持续时间。
雷电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雷电次数,不同地区的雷电密度会有差异;雷暴天数是指一年中发生雷暴的天数,也会因地区而异;雷暴持续时间是指每次雷暴的持续时间,通常以小时计算。
3. 雷击次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地区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地形、气候等对雷击次数的影响。
此外,雷击次数的预测和监测对于防雷工程和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避雷器雷击次数多少失效?
避雷器的失效时间取决于其质量和承受的雷击次数。一般来说,质量良好的避雷器可以承受1300次以上的雷击,而质量较差的避雷器可能只能承受几次雷击就失效了。因此,无法确定避雷器具体多少次雷击会失效,建议定期检查避雷器的状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请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里“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是什么意思?
指每年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 a应该是annual的缩写,意指每年,即一个防雷周期,次/a指的是一个周期内的雷击次数,d/a指的是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雷暴天数。
防雷等效面积ae计算公式?
防雷等效面积Ae是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重要参数。Ae是指在建筑物实际平面积的基础上向外矿大后的面积,即为建筑物截收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建筑物高度不同及周边的环境不同,其等效面积Ae也不相同。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N=K*Ng*Ae
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K——校正系数,一般情况取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处取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山顶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
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²)。
Ng=0.1*Td
Td——年平均雷暴日(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