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古代兄弟排行,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
2025-11-24 20:26:19
19
按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是?
是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出自先秦时期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就是说长幼次序按这样的划分。
伯、仲、叔、季,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孙坚有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古代兄弟姊妹长幼排序?
如果一个人有4个以上的兄弟,那么除了“伯”之外,其他的几个可以重复
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男女分开,分别排序
男子:伯、仲、书、季(由长子到幼子)
女子:孟、仲、书、季(由长子到幼子)
古代兄弟姐妹长幼顺序?
在中国古代,兄弟姊妹间一是用“伯(长、孟)、仲、叔、季”等字表示排序,并且兄弟和姊妹分开排;
二是按“行第”排序,即同一曾祖父的兄弟姊妹间按照长幼的次序一起排序,并且有时会用“行第”作为人名代称甚至名字。这两种方式都与宗族制及对礼教的重视有密切联系。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